电子商务是指人们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商业、贸易等活动,是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商务活动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众所周知,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提**率,降低成本。而成本是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个部分组成的。信息技术的更大好处,就是使人与人之间广泛、迅速、便捷地交换信息成为可能,因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与人类以往的单个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相比,信息网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提高了一个新阶段,人类社会将从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电子商务时代。
一、入世后的外贸形势: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着**激烈的贸易竞争,不但要求中国外贸企业在短期内改变经营理念,更要求中国企业在短期内迅速改变经营管理手段。作为国际商务活动主体的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直接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然前几当其冲地面对这场商务运作模式的变革。当今时代是Internet互联网的时代,世贸框架内的多边外贸,如果离开了网络,就不可能实现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带来的巨大优越性。只有联在网上,才能实现跨地域的信息交流,获取网上大量的信息内容,及时、正确地指导商务的开展,做大外贸生意,赢得较高利润。严峻形势可形容为:“要么电子商务,否则无商可务”。目前,WTO成员各国,都很注意计算机网络建设,而我国外贸企业的联网率相对较低。因此,要顺应外贸经营网络化、外贸商务电子化的发展的大潮,积更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进程,为推进企业外贸全国实行电子商务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据北京互联网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器行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现状和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乐观。调查中有4.5%的电器出口企业称已开展电子商务,有31.2%的企业初步开始,有28.7%的企业正在着手准备,12.0%的企业已有考虑,**23.6%的企业还没有考虑。这一结果远**于其它领域的企业,主要原因是因为电器出口企业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对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趋势的感受和认同相对来说是靠前的。但是,入世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着**激烈的贸易竞争,电子商务之路还任重道远,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未能及时转变
由于以往的外贸专营权问题,外贸企业长期扮演贸易中间商的角色,从事多样化经营。这与电子商务减少贸易链的中间环节,提**率的原则是矛盾的。中国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使这一矛盾更为激化。电子商务应用不仅意味着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一场工具变革,更意味着一场包括制度和技术两个领域的全面变革。试图在不改变现有的组织形式、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的情况下,单纯地搞一场软件应用式的电子商务,不可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二)外贸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重设备轻管理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硬件的需求较明显,而对软件和管理的重视往往不够。网络硬件设备是躯体,软件系统是思想,管理则是灵魂。如果只有网络而忽视与之相配套的软件系统和管理,其结果不言而喻。这虽然是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偏差,结果造成建设好的网络成了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
(三)盲目跟风建网站
前两年国家启动“企业上网工程”之后,一大批企业相继“登网立页”,以为有了网站就算开展了电子商务。但是,来自**机构调查表明,由于缺乏原动力、认识模糊、技术手段不足、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差等多方面因素,企业上网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一些企业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跟风上网,**是为了“上网”而“上网”,根本谈不上什么应用效果。
多语言网站设计的现状分析,欢迎咨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