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社交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广泛讨论,但更终却没有实际定论的东西,那么垂直社交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预测下垂直社交的概念及未来的市场。
1、社交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过去我们说社交,其实都在说社会关系的交往,你会发现,这里有渠道(关系从何而来)、有场景(为何会交往)、有关系维系(如何保持交往、如何深入交往)、有方法(怎么交往)……等等。
现在说社交,如果是互联网圈子,大家基本说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一个是Social Network Sites/Apps。差别在于,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服务于真实的社会关系,将真实关系投射到网络中;而Social Network Sites/Apps,是要让用户在网络上建立社交关系。
2、什么样的社交产品能活下来
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到整个互联网社交产品的的盘子里去,我们总归会明白两个道理:
1)用户维系关系的精力是有限的
2)一个社交产品是可以适用于很多场景的
那么,很简单,垂直或者扩散,是社交产品成功的关键点么?
其实不是,而是,谁能够拥有用户的关系链,或者说,谁能够让用户愿意在平台上创建关系链,并能让关系链保持活跃,谁就赢了。说到底,时间、功能、运营方法,缺一不可。
早期的QQ,核心功能是聊天,可是产品运营上却不可谓不努力,每一个Feature,都是一个可以运营的点,这点几乎让我这个做运营的深有感触,想一想,表情、群组、语音、视频……只是为了让核心的那个聊天可以无所不能。传文件、断点续传等等,又让用户在娱乐之余可以用于工作。
谁能相当过去工作用MSN,下班用QQ这个规则就慢慢的没了?垂直会有市场,比如YY,比如陌陌。但是要思考他们对应的场景,YY是游戏里用来语音聊天、战队指挥的,那么假如UC诞生的是时候,也挑选了这样的角度,YY是否还有机会呢?陌陌是做陌生人社交,但是如果陌陌早几年出生,其结果是否会比百度HI、盛大圈圈、网易泡泡更好,谁知道呢?
3、新的社交产品未来究竟在哪儿?
不得不承认,只要现有的社交巨头们不犯错,或者用户世代不更迭,新的社交产品基本不会有未来,不管它是做垂直的,还是通用的。比如说:商务社交,商务社交App,脉脉的问题在于,它一直在说自己是工作版微信,可是,微信就不能用于工作么?谁说的?而我们公司间,部门间大部分的沟通都是通过微信进行,而每到年末时候的发红包,无疑增进了员工之间,管理与员工之前的互动,情感及乐趣。其本质上与朋友圈的体验并没有多少提高。而所谓的熟人社交,怎么说呢,也就那么回事。我一直认为熟人社交是上个时代的遗留产物,社交这种东西不应该因为熟才社交,而应该是因为社交才熟悉。所以父母一辈是熟人社交的主力军。而年轻人更多的是兴趣主导社交。有人在00 后告诉我的 5 个移动社交真相说过这个问题,现在的初中生不用微信而是用qq居多,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是根据兴趣来交往的。而微信没有这个环境。这也是大而全的平台体验上的一个弊端,也就是后来者的机会了。
而商务社交Web呢?呵呵,Linkedin在国内用的多不多?似乎不太多。优士、大街、天际……,哪一个不是要么成了小广告聚集地,要么成了招聘渠道,要么死了?
更后,商务社交更好先研究一下生意人平时到底是如何社交的,现在所谓的商务社交,我实在是连槽都不想吐。
非商务类的呢?
YY之后还没看到别的游戏内语音产品(请注意,YY更早是因为可以在游戏内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才得以在后期成为了所谓的社交工具,但实际上其基础并不稳固,离开了游戏,还有多少用户会用YY呢?)9158是秀场,里面基本没有社交元素,但有社会元素。
同志应用以及更多的非商务类应用不了解没法说。更后图片社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产品做的很好。比如啪啪,从定位来看,虽然挂着声音,但主题毕竟是“图片”。而图片这种东西做社交,我觉得是违反直觉的。社交重要的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再发消息的时候要上传一张图片,实际上是增加了成本,无论是拍照,还是从手机上传都是。普通人是没有鉴赏能力的,加上普通人的照片又没有鉴赏价值。所以instagram在小圈子里面可以做社交,这是摄影爱好者的垂直交流,但放开了,社交圈就没有了。博客败给微博,就是因为成本问题。增加成本又不能得到相应的体验上的回报,前途堪忧。
所以垂直社交也是社交,在内容上前几立出来是没有价值的。值得投入的应该是体验和社交方式上的回归和提升。社交产品能帮用户找到舒服的表达方式,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