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产品定位和所满足的用户需求:匿名长文字内容社区+社交;长内容创作、消费以及互动
秘密目前的slogan是:“性感的匿名私密社区”。这表明除了匿名之外,秘密目前所注重的重点是平台UGC内容的调性。目前秘密UGC feed流中主要的内容类型集中于情感、两性、家庭方面的话题。
耳语和秘密更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UGC的表现形式。我们上面提到,秘密的UGC以篇幅较长的文字为主而耳语的UGC形式则是短文字+背景图片。用户在写下想要发布的文字后,系统后台会根据文字内容向用户推荐背景图。
B)微密
微密的slogan是:“更真实的邂逅”,但似乎又改用了“隐姓埋名更精彩”。
微密目前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五个大的区块:
前几屏为“首页”(展示了UGC的feed流,分为“更新、更热和附近”);
**屏是“密聊”(是和其他匿名用户之间的聊天记录及用户列表,可以实现IM功能);
第三屏是发布按钮,用于发布原创内容;
第四屏是“发现”(可以在搜索框里输入关键字和微密号);
第五屏是“我”,用于用户对的应用管理。
产品链接:2014/1219/1418955362137.jpg" border="0" />
我们的一些探讨和建议:
探讨1.关于“陌生人+匿名”:偶发性需求是否足以撑起一款社交产品?
从我们观察到的陌生人匿名社交产品形态来看,基本上都采用了UGC feed流+IM工具的形式。那么,“陌生人+匿名”的形式是否足以支撑起一款社交产品?
从目前的产品形态看,纯粹的陌生人匿名社交所能满足的心理需求有三项:
a)无聊;
b)偶发性的分享需求;
c)偶发性的好奇。
无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并不会构成陌生人匿名社交的前几特区隔。
所谓“偶发性的分享需求”是指,用户偶尔希望吐露一点自己的小秘密或者心事或者吐槽一下。我们很难想象会有大量的用户长期匿名发布个人秘密或者吐槽他人。
所谓“偶发性的好奇”是指,用户偶尔会想看看陌生人的秘密和小故事的好奇心。这种需求的偶发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基本都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和信息,所以很少有人会整天想着看一下匿名的陌生人都说了一些什么秘密。
这样来看,无论是UGC的生产者还是UGC的消费者双方都是在偶发的刺激性因素下才可能来打开陌生人匿名社交应用的,甚至连下载安装的需求也是偶发的。
双向需求的偶发性导致了用户的使用频率一定是偏低的,因此,如何在抓取到一定数量的用户之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可复用需求就是非常关键的课题。但是从这类产品的自身定位和基因来看,我们还不清楚这有多大的可行性。
从构建社交网络关系的角度讲,这种低频、浅层互动的用户行为也是很难形成有质量的社交网络的。在偶发性需求驱动的平台上,用户所能获得的存在感和认同感满足度也是更为有限的,社交和互动的质量也是偏低的。陌生人匿名社交平台能否解决社交关系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暂时还没有答案。
综上,我们认为,“陌生人+匿名”本身是一个比较单薄的社交维度。它本身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社交平台。它只能作为一个补充性的功能或者切入社交平台的手段,是否能够找到后面的长期发展路径才是真正的关键。
看了这么多匿名社交产品,我们隐隐回忆起了当初千团大战时的惨烈。不同的是,团购市场在野蛮生长的初期的确是有不少人捞了一票的。匿名社交呢?我们不禁要问,市面上这么多的匿名社交产品真的有出路吗?
我们认为,做产品不应该只盯着它的形、不应该只是盯着它的功能,而是应该看到产品形态背后用户需求的规模化潜力、持久性、活跃性以及需求的变异性。这些是创业者必须在战略层面上完成的功课,我们对缺乏未来战略眼光的项目持保留态度。
我们看到,很多匿名社交领域的创业团队都是有激情、有技术沉淀、勇于坚持的,我们非常欣赏他们身上的这些特质。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真诚的建议那些心态足够开放的、有持续自我演进意愿的团队坦诚的对自己的战略方向、自身资源和试错成本做一下深入的评估,然后再决定是继续在匿名社交的道路上探索下去还是坚决转型到新的移动互联网方向上去。
更后需要提一句,大学生校园社交也可以看做是用户社会身份的一种,同时还兼具了匿名和实名共存的特质。但我们观察到,现有应用在具体切入大学校园社交时所采用的方式一种是工具、一种是LBS。因此,大学生校园相关的社交应用会留在本次系列报告的第三大部分里进行分析。
注1:本报告所引用公司相关数据均为公开或创始人口述数据,均未经核实程序验证,仅供参考。请勿作为准确数据引用。
注2:本报告所描述的产品形态均为截至2014年12月初时在应用渠道可公开下载的更后版本。